来源 | 制定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单纯的国家强制力不能证成合法性) | |
根据 | 法的效力来自于法律、道德、社会、经济、利益、伦理、心理等因素 | |
分类 |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普遍约束力(不特定、反复适用) | |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适用法律的结果,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 ||
效力范围 | 对人 | 属人、属地、保护、属地为主,兼采属人与保护 |
对事 |
效力范围 | 空间 | 主权范围,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 |
时间 | 生效:①公布之日②该法律规定③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生效 | |
失效:①明示 ②默示(新法优于旧法) | ||
溯及力:①刑事:从旧兼从轻②某些民事法律有溯及力 | ||
对人和对事的效力优于空间和时间的效力范围 |
【例题·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2012-1-52)
A.规定的是法的溯及力
B.规定的是法对人的效力
C.体现的是保护主义原则
D.体现的是属人主义原则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效力。该条文体现的是法对人的效力,即在满足何等条件下,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为其针对的是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或国家进行的犯罪,即国外的犯罪行为侵犯了我国国家利益或我国公民利益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其实质意义在于,保护本国国家利益与本国公民利益,属于保护主义原则,而非属地或属人原则。
【例题·单选题】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2011-1-14)
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
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
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之判例。
选项A错误。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具有参考价值,但其本身不是法律规范而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故法院的已生效同类判决书没有普遍约束力。
选项B错误。判例法,指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立法权由立法机关行使,法官没有立法权,在法律体系中不存在判例法。
选项C正确。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案例,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同时还可以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也是法律专家和学者开展法律教学和研究的宝贵素材。
选项D错误。这里应当是“司法强制执行力”而非“行政强制执行力”,由法院执行而非行政机关执行。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