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第46条用三款从三个方面对垄断的行政责任作出规定:一是一般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是宽容条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三是行业协会的责任,“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据此分析,垄断的行政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经营者达成的属于垄断的,有权责令经营者停止实施该垄断。
第二,没收违法所得。对于经营者因实施垄断而获得的违法收入,全部予以没收。这里的违法所得指的是经营者通过实施垄断获得的收益。
第三,罚款。在垄断认定中,经营者只要实施了达成的行为,即可认定构成违法,无须考虑结果要件。但达成垄断并予以实施与仅仅达成尚未实施对竞争所产生的危害以及对行为人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在处罚时区别对待。因此,反垄断法就此两种情况规定了不同的罚款数额:对于经营者达成垄断但尚未实施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达成并实施了垄断的,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下的罚款。
第四,撤销登记。这一责任方式是针对行业协会实施垄断而规定的。行业协会作为依法成立、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的各类法律、法规,遵守社团法人的章程,忠实地履行职责。如果行业协会实施垄断行为,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依法撤销登记,以消灭其主体资格的方式,排除其对竞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