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中国船员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长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
为建设一支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适应我国航运发展的船员队伍,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促进中国船员发展,我部编制了《中国船员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
2016年9月2日
中国船员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国是海洋大国、航运大国,也是船员大国。船员在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一带一路”、服务长江经济带,促进水上交通运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为建设一支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适应我国航运发展的船员队伍,促进中国船员科学发展,根据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海运强国战略决策和促进水运业发展的部署安排以及“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船员快速发展,船员队伍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1.船员队伍规模迅速壮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注册船员1370224人,其中海船船员638990人,内河船员731234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25.6%、68.56%和2.72%,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水运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船员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2015年全国船员教育培训机构310家,基本适应了船员教育培训需求。船员培训质量稳步提高,我国履行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体系得到国际主要航运国家的认可,与24个国家(地区)签署了互认或单边承认船员适任证书。
3.船员法规框架初步形成。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先后修订和制定了船员注册、培训、考试、发证、值班、服务以及海员外派等十多个部门规章和配套文件,符合我国国情、适应航运发展需要的船员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为船员队伍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4.船员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建立并初步运行全国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11个省(市)成立了船员服务行业协会,促进了行业自律。协调处置船员境外突发事件,保障船员合法权益。2015年11月12日,我国正式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为船员权益提供进一步保障。
5.船员文化建设初见成效。编制《中国海员史》,展现海员不同时期的突出贡献和精神风貌;组织“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激发了广大船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热情;开展“世界海员日”系列活动,宣传船员的价值和贡献,营造良好的船员文化氛围。
6.船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9项船员管理事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出了一系列便利船员的举措。在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框架下,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与中国船东协会签署了《中国船员集体》。航运企业、船员培训和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船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船员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现代青年群体的择业观念和风险偏好发生了变化,船岸工资收入差距逐年缩小,船员职业优势明显降低,长江等内河高级船员短缺现象日益加剧,我国船员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船员培养周期与船舶建造周期的差异化,导致船员供求关系难以保持动态平衡;船员培养与使用的紧密度还不够,面向不同市场的多元化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内河船员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明显不足,海船船员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船员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还不高,市场机制仍需完善,市场自身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船员职业所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与我国所处的船员大国地位仍不相符,与世界航运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船员权益保障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船员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攻坚期,也是航运市场转型升级的过渡期,船员队伍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
1.实施国家战略对中国船员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将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对航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我国船员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船员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海运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海运人才”。船员队伍发展要适应国家战略和航运发展新要求,更好地发挥保障作用。
2.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船员培养开辟了新途径。国家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措施为应用型船员队伍培养指明了方向。航海人才培养要对接国家政策,坚持应用导向,实施分类管理,培养多层次的适应现代航运发展的船员人才队伍。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有关事件调查组关于航海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为应用型船员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
3.航运业转型升级为船员队伍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全球航运呈现持续低迷态势,我国航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航运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航运产业结构整合,有利于优化企业船员配置,促进船员收入分配等核心制度建设。《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正式履约,为改善船上工作环境、保障船员薪酬福利等奠定了法律基础,有利于维护海员权益、改善海员职业发展环境、促进海员职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海运强国战略目标和“四个交通”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航运发展为宗旨,以促进船员职业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改善船员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船员队伍科学发展,全面提升船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障。